燃料油性能分析
A 粘度:
粘度是燃料油较主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环保燃料油,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中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100℃)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B 含量:
燃料油中的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根据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中和低燃料油。
C 闪点:
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D 水分:
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成品油 燃料油,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E 灰分:
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渗入燃料油后,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较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1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 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 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常压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包括渣油、催化油浆和部分沥青的混合。
3. 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两类都包括馏分油和残渣油。馏分油一般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混合而成,用于中速或高速船用机和小型锅炉。后者主要是减压渣油、或裂化残油或二者的混合物,或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的重质石油燃料油,供低低速机、部分中速机、各种工业炉或锅炉作为燃料。
燃料油装卸的基本要求
燃料油的装卸有以下几种形式:铁路装卸,水云装卸,公路装卸,燃料油的装卸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 必须通过**设施设备来完成 燃料油的装卸**设施主要有:铁路**线和油罐车,油码头或靠泊点,油轮,栈桥或操作平台等;**设备主要有:装卸油鹤管,集油管,输油管和输油泵,发油灌装设备,粘油加热设备,流量计等。
② 必须在**作业区域内完成 燃料油的装卸都有**作业区,安徽燃料油,这些**作业区通常设有隔离设施与周围环境相隔离,且必须满足严格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要求,对人员的进出特别是非作业人员的进出有较严格的检查需要。在我国广东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燃料油的交收有80%左右是采取过驳方式,即船与船交收的方式,过驳方式必须在特定的水域进行。
③ 必须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燃料油的装卸作业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装卸设施,设备的性能,结果和使用要求,有一定的消防知识和应变能力。
④ 装卸的时间和速度有较严格的要求 由于燃料油的装卸需要占用**设施设备,占有的时间成本较高,燃料又在装卸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对天气,气温,泊位水深等也有一定的要求,故一般对装卸时间和速度要求比较严格。